紅外物理學家湯定元
湯定元,1920年生于金壇,10歲時進入金壇書院小學,后又進入金壇縣立初中。畢業后考入無錫師范。抗戰期間,逃難四川,考入中央大學物理系,畢業后留校當助教。1948年初,赴美留學。
赴美后,在芝加哥大學物理系讀書,1950年獲得了碩士學位。在留美期間,他發現高壓下金屬Ce化學鍵的改變,首創金剛石高壓容器,成為國際上高壓研究的重要儀器。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,他毅然回到祖國,在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工作。從1962年起,他先后任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、所長、中科院院士、《紅外與毫米學報》主編等。
在國際上,他首先定量地解釋了鍺光電導光譜分布的物理規律,取得了國際公認的創新成果。在氣體放電、超高壓物理、半導體物理及紅外物理等科研中,作出了卓越貢獻。他是我國半導體光電器件的開拓者、紅外技術的創建人,先后獲得國家級、部院級及省市科學成果獎8次,被上海市授予“先進科技工作者”、全國科技大會授予“在我國科學技術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”、國防部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授予“獻身國防科技事業”榮譽證章。
八十校慶,湯定元院士為母校題詞。
